瑞波币(XRP)作为一种知名的加密货币,其合法性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广泛争议,并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而异。
2021 年 9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在中国,包括瑞波币在内的虚拟货币交易被严格禁止。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在美国,瑞波币的法律地位同样充满不确定性。2020 年 12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瑞波公司及其两位高管提起诉讼,指控他们通过销售瑞波币进行了非法证券发行,非法融资超过 13 亿美元。这一诉讼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它标志着 SEC 首次针对已经流通的主流加密货币发起攻击。
2023 年 7 月 14 日,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法官托雷斯做出裁决,区分了瑞波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和公开市场上的程序化销售。法官认为,前者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合同,满足投资合同的四个条件,应被视为证券发行;而后者以程序化方式通过公开市场销售,购买者在此情形下并不知晓资金的流向,因此这类交易不应被视为证券。不过,从司法角度看,本次只是地方法院审理过程中的一次裁决,适用范围存在限制,且 SEC 已表示将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所以该裁决存在被推翻的风险。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瑞波币的监管态度也不尽相同。部分国家对加密货币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只要相关业务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规定,瑞波币的交易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允许的。而在一些国家,由于对加密货币的风险担忧,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限制甚至禁止瑞波币的交易。
瑞波币的合法性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标准,投资者在参与瑞波币交易时,务必充分了解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谨慎做出决策,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