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U” 通常指来源涉嫌违法犯罪的 USDT,比如通过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非法活动获取的泰达币。不少人好奇这类 USDT 能否卖出去,从实际操作看,虽可能通过某些渠道完成交易,但过程充满风险,且本质上属于违法行径。
从交易渠道看,黑 U 的 “售卖” 往往依赖非正规途径。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小众交易平台、暗网或私下交易群寻找买家,这些场景缺乏监管,买家多是抱着投机心理的 “接盘者”。还有人会通过 “跑分” 平台拆分黑 U,伪装成正常交易资金分散转出,看似能实现 “售卖”,但每一步操作都留下了可追溯的痕迹。
不过,黑 U 售卖面临多重现实阻碍。正规交易平台对 USDT 的来源审核日益严格,会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核查代币流转路径,若发现 USDT 与违法案件相关,会直接冻结资产并配合警方调查。即便在私下交易中,买家也可能因担心 “踩雷” 要求核查来源,一旦发现是黑 U 便会拒绝交易,甚至向有关部门举报。
更关键的是,售卖黑 U 需承担严重法律后果。根据我国法律,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仍通过转移、交易等方式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近年来多地警方破获的 “帮卖黑 U” 案件中,不少参与者因贪图微薄佣金被追责,即便自称 “不知情”,若交易价格异常、未核实来源,也可能被认定为 “应当知道” 而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黑 U 交易还可能遭遇 “黑吃黑”。在非正规交易场景中,卖家可能被买家以 “举报” 相威胁勒索,或因交易平台卷款跑路导致血本无归。
综上,USDT 黑 U 即便能通过非法渠道短暂 “售卖”,也逃不开法律的制裁和交易的风险。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参与此类交易,若误收黑 U,应及时向警方说明情况,避免陷入违法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