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6 月 17 日,美国参议院以 68 票赞成、30 票反对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又称《天才法案》,并于 7 月 18 日由特朗普总统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稳定币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其内容对全球数字金融格局影响深远。
从储备资产规定来看,《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以 1:1 的比例与美元或美国短期国债等流动资产挂钩。每发行 1 美元稳定币,背后要有等值美元现金、活期存款、93 天以内的美债、7 天以内的美债回购和逆回购协议等作支撑。此规定旨在为稳定币价值 “定锚”,解决加密资产长期存在的信用难题,确保币值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往稳定币市场乱象丛生,部分项目储备资产不明晰,币值波动剧烈,该法案从根本上规范了稳定币发行的资产基础。
反洗钱与监管方面,法案首次将稳定币纳入反洗钱和金融监管体系。发行机构需在司法或监管部门要求下,积极配合打击非法交易与洗钱行为。这意味着稳定币不再游离于监管灰色地带,而是像传统金融机构一样,需承担严格的合规义务。在发行资格上,银行、信用社子公司,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非银行机构,未来均可申请稳定币发行许可,拓宽了发行主体范围,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同时也便于监管机构统一监管。
美国政府推动该法案,有着深层次战略意图。一方面,稳定币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3.7 万亿美元,美国希望借此规范美元稳定币,拉动私人部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稳定币发行商将成为美债重要买家,形成 “链上美债循环”,降低政府借贷成本,缓解美债压力。另一方面,全球九成以上稳定币与美元挂钩,且交易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绕开各国央行体系。美国试图通过稳定币,强化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力,巩固美元霸权地位。
然而,法案实施效果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稳定币发行机构投资储备资产时,难以随时应对用户集中兑付。一旦流动性不足,类似银行挤兑的风险就会爆发,引发系统性危机。从对美债实际拉动作用看,稳定币增长可能更多是 “存量转移”,对美债总需求拉动有限。此外,法案附带的合规要求增加了发行成本,可能使追求匿名和 “去中心化” 的用户及平台,转向其他类型稳定币或非美国背景平台,导致美国计划受阻。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出台,是数字金融领域的重大变革。它在规范稳定币市场的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战略布局。全球金融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其后续实施情况,评估对自身及行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