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将扩大 L1 规模?技术噱头下的投资陷阱与风险

 

“以太坊将扩大 L1 规模” 的言论在加密社群蔓延,成为诱导投资者入局的新话术。检索 2025 年以太坊技术文档与反诈案例发现,这一说法刻意曲解了以太坊的模块化升级路线 —— 其核心扩容路径是依赖 L2 Rollup 承接计算压力,L1 仅作为安全结算层,所谓 “扩大 L1 规模” 既无技术支撑,更暗藏高位套现、虚假平台等多重陷阱,参与相关炒作仍触碰我国法律红线。

首先必须戳破技术假象:以太坊从未计划 “扩大 L1 规模”,模块化架构已明确 L1 定位。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多次强调,L1 的核心价值是 “安全与去中心化”,而非提升吞吐量,其 Gas 上限长期稳定在 3600 万,未进行任何扩容调整。当前行业主流方案是通过 L2 Rollup 将计算迁移至链下,如 Boundless 等项目打造的 “原生 Rollup 执行层”,正是为了分担 L1 压力,这与 “扩大 L1 规模” 的说法完全相悖。2024 年坎昆升级后,以太坊进一步优化 L2 数据可用性,更印证了 “L2 扩容、L1 保底” 的技术路线,所谓 “L1 规模扩张” 纯属无稽之谈。

“以太坊将扩大 L1 规模” 实为三类典型诈骗的引流话术,与已曝光套路高度吻合。一类是 “技术套利” 骗局,仿冒以太坊基金会发布 “L1 扩容白皮书”,宣称 “Gas 上限翻倍,以太坊将突破 5000 美元”,诱导用户在境外平台高位买入。这类操作复刻了模因币的炒作逻辑 —— 通过虚假技术消息拉涨价格后,操盘手迅速减持套现,2025 年 9 月已有投资者因轻信此类消息,单日亏损超 70%。

二类是 “虚假矿机” 陷阱,以 “L1 扩容需更多算力,矿机收益将翻倍” 为噱头,销售所谓 “L1 专用矿机”。实则这类设备与普通矿机并无差异,甚至是无法使用的废旧零件,与此前 “矿池中转加密盒子” 的诈骗模式同源。武汉市民李先生曾花费 3 万元购买 “扩容矿机”,最终不仅未获收益,还因参与非法挖矿被处罚。

三类是 “生态投资” 套路,搭建仿冒 “以太坊 L1 扩容生态基金” 平台,以 “提前布局扩容红利” 为诱饵募集资金。这类平台与康币交易所一样,均为 “只进不出” 的资金盘,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通报的案例显示,类似骗局已卷走资金超 800 万美元,资金追回率不足 3%。

参与 “扩大 L1 规模” 相关炒作,面临技术误判与法律财产的双重风险。技术层面,以太坊 L1 扩容并无时间表,且行业更倾向于 ZK 证明等 L2 技术突破,依赖虚假消息投资必然面临价格暴跌;法律层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广州警方 2025 年通报的案件中,某 “U 商” 因协助相关炒作交易获刑两年。财产层面,境外平台随时可能卷款跑路,与 tokenim 官网的资产安全风险一致。

辨别此类陷阱需守住三条底线:一看官方信源,以太坊基金会从未提及 L1 扩容,非权威渠道消息必为骗局;二查技术逻辑,L1 扩容与模块化路线相悖,“技术升级” 说法全是谎言;三记国内红线,我国严禁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境外平台同样不受法律保护。

面对 “以太坊将扩大 L1 规模” 的诱惑,答案清晰明确:所谓 “扩容” 是收割前的虚假造势,参与即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远离任何虚拟货币技术炒作,通过合法金融机构理财,如发现可疑宣传立即举报,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