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被国家认可吗?投资虚拟地产能稳赚不赔?” 随着 “原力元宇宙” 等骗局被曝光,“元宇宙被国家认可吗” 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不少人将传销骗局与元宇宙产业本身画上等号。但结合最新政策、标准发布及监管动态来看,国家对元宇宙的态度并非 “全盘认可” 或 “彻底否定”,而是明确支持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严厉禁止借概念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厘清这一核心边界,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首先必须明确:国家认可元宇宙的技术价值与产业潜力,已出台多重政策予以规范支持。从顶层设计看,工信部明确将元宇宙纳入 “十五五” 时期未来产业新赛道,提出创建先导区、加快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2025 年 9 月,国家标准 GB/T 45993-2025《元宇宙 参考架构》正式实施,由清华、百度等 46 家产学研单位共同制定,为产业发展划定技术规范。从地方实践看,上海、广西、福建等十余省市已出台专项政策:上海提出 2025 年文旅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打造 30 个虚实融合示范应用;广西推动 “工业元宇宙 +” 产线、园区场景落地。这些举措印证,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形态,其技术创新与合规应用已获得明确认可。
同时必须警惕:国家从未认可借元宇宙名义的非法活动,相关骗局已被密集警示打击。2024 年大连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直指不法分子以 “元宇宙” 名义发行虚拟货币、组织财富分享活动,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2025 年北京金融监管局也指出,“边玩元宇宙游戏边赚钱”“虚拟地产投资升值” 等宣传,本质是吸收公众资金的违法套路。这些警示精准指向两类非法行为:一是像 “原力元宇宙” 那样,伪造元宇宙生态发行空气币,通过层级分销收割资金;二是炒作 “元宇宙虚拟资产”,以 “稀缺性”“升值预期” 为噱头开展非法交易,两类行为均违反 “9・24 通知” 中关于虚拟货币交易的禁令,参与者需自行承担损失。
识别 “国家认可的元宇宙” 需把握三大核心标准:看技术落地 —— 是否有 VR/AR、数字人等真实技术支撑,如 “云游莫高窟” VR 项目、工体元宇宙中心的数字足球体验,均有明确应用场景;看合规资质 —— 是否符合《元宇宙 参考架构》国家标准,像天下秀 “灵感岛” 平台通过试点验证,属合规探索范畴;看盈利模式 —— 是否依赖 “拉人头返利”“虚拟货币升值”,此类模式必是骗局,与维卡币、帕尔特币的收割逻辑一致。
“元宇宙被国家认可吗” 的答案,藏在 “支持创新、禁止违法” 的双重态度中。国家认可的是元宇宙对文旅、工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赋能,而非借概念敛财的骗局;鼓励的是技术研发与合规应用,而非投机炒作与资金盘游戏。与其被 “高收益” 宣传迷惑,不如关注元宇宙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中的真实价值,远离任何涉及虚拟货币交易、层级分销的 “元宇宙项目”,这才是契合政策导向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