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10 月 8 日 14 时 30 分,恒星币(XLM)实时价格报 0.28 美元,24 小时内微涨 0.71%,市值维持在 87.5 亿美元左右,在加密货币市值排名中位列第 15 位。这一走势延续了其近期的震荡格局 —— 过去一周始终在 0.273-0.3 美元区间徘徊,既未突破 0.3 美元关键阻力位,也未跌破 0.285 美元的趋势线支撑,技术面呈现多空胶着态势。但看似平稳的实时波动背后,暗藏着宏观环境与市场情绪交织的风险,更改变不了其非法交易的本质。
恒星币实时走势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面信号与宏观因素的博弈。从技术指标看,当前 RSI 指标处于 54 的中性区间,MACD 呈多头收敛形态,显示市场短期存在反弹预期,部分分析师认为若能突破 0.3 美元心理关口,有望冲击 0.33 美元的年度高位。链上数据也提供了支撑:恒星币质押量已突破 12 亿枚,年化收益率 4.8%,高于以太坊质押收益,吸引了部分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入场。但宏观层面的压力同样显著,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后释放 “宽松有限” 信号,叠加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升温,导致风险资产整体承压,9 月 22 日加密货币集体跳水时,恒星币单日跌幅就曾超 7%,与狗狗币等投机性代币一同成为暴跌主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实时走势的短期波动无法掩盖其价值空心化问题。尽管恒星币宣称接入 327 家金融机构、支持 78 种法币通道,但传统金融机构并未将其纳入合规支付体系,所谓 “跨境支付优势” 仅停留在小众实验场景。此前其虽有过 “单月翻倍”“四年涨超万倍” 的极端行情,但终究是资金炒作的结果 ——2024 年 12 月曾因机构资金涌入飙升至 0.5 美元附近,却很快因超买回调 5.62%,印证了 “暴涨即暴跌” 的投机宿命。
我国监管对恒星币的定性早已明确。2021 年多部门通知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恒星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司法实践中,此类投资纠纷均以 “交易非法” 驳回索赔,即便是技术面发出反弹信号,参与交易仍需承担本金清零风险。
恒星币的实时走势不过是非法投机市场的数字波动,技术面分析无法掩盖其无价值支撑的本质。投资者切勿被短期行情诱惑,应坚决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通过合法金融渠道守护财产安全,这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