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 “国家为何不禁止 oes 币了”,需首先击碎核心误解:oes 币是已被明确定性的传销诈骗代币,我国从未停止对其打击,所谓 “国家不禁止” 纯属诈骗分子编造的虚假话术。这类话术本质是利用监管打击的阶段性特征与公众信息差,掩盖其非法敛财本质,参与其中只会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危机。
“国家不禁止” 是传销诈骗的典型洗脑话术。oes 币完全符合传销币的核心特征:无真实区块链技术支撑,未上任何正规交易平台,仅通过自建内盘交易;以 “持币生息月回报 20%”“拉人头返利 60%” 为诱饵,具备 “缴纳入门费、发展下线、团队计酬” 的传销三要素。诈骗分子为打消受害者顾虑,刻意编造 “国家已放开监管”“oes 币获政策支持” 等谎言,甚至伪造 “央行合作文件”“地方政府扶持通知”,与环保币曾伪造联合国合作背书的套路如出一辙。这种话术精准利用部分人对 “虚拟货币监管放松” 的误判,实则我国 2021 年 “9・24 通知” 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非法,且该政策底线至今未变。
所谓 “未禁止” 实为骗局规避监管的隐蔽操作。一方面,oes 币诈骗团伙将服务器设在境外,通过加密社交软件传播,利用跨境监管难度制造 “打击盲区” 假象,但这绝非 “国家不禁止”—— 我国警方已多次与境外执法机构合作打击此类犯罪,2024 年某跨境传销币案中,就成功抓获涉嫌推广 oes 币的团伙成员 17 人。另一方面,诈骗分子不断更换代币名称与宣传口径,从 “原始股认购” 到 “元宇宙资产” 持续翻新包装,给公众造成 “监管未覆盖” 的错觉,实则与 WXB 五行币换名重生的诈骗逻辑完全一致。
国家对 oes 币类诈骗的打击从未松懈,且形成 “全链条治理” 体系。监管层面,金融管理部门持续通过风险提示明确 oes 币的非法属性,将其纳入 “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对象;执法层面,多地警方已通报相关案件,例如 2025 年某案例中,警方摧毁推广 oes 币的传销网络,抓获主犯 8 人,冻结涉案资金 1.2 亿元,印证了 “露头就打” 的监管态度;宣传层面,通过反诈 APP、政务新媒体等渠道拆解其诈骗套路,仅澎湃新闻就已发布多篇警示文章,揭露 “虚拟货币概念包装下的欺诈本质”。
参与 oes 币相关活动暗藏 “诈骗 + 法律” 双重致命风险。从诈骗风险看,受害者投入的资金均流入私人账户,所谓 “持币收益” 实为新用户资金兑付旧用户的庞氏骗局,一旦无新资金注入即崩盘,2025 年已有超千名投资者因 oes 币骗局损失超 3000 万元;从法律风险看,我国《禁止传销条例》明确,参与传销者将面临罚款,发展下线达 30 人以上还可能触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此前已有 oes 币推广者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识别骗局需穿透话术迷雾,严守 “三辨原则”。辨属性,牢记无真实价值支撑、靠拉人头获利的代币必是传销诈骗;辨话术,任何 “国家不禁止”“政策扶持” 的宣传均为谎言,虚拟货币交易从未合规;辨渠道,通过官方政务平台核实信息,切勿相信社交群里的 “导师推荐”。若发现 oes 币宣传,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直接举报。
综上,“国家不禁止 oes 币” 是彻头彻尾的诈骗话术,监管打击与风险警示从未停止。切勿被虚假政策解读诱惑,远离所有传销币交易,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