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 链 USDT 交易风险最新消息:骗局升级与安全隐患警示

 

随着 TON 链依托 Telegram 生态实现用户量从 22.8 万激增至 464 万的爆发式增长,USDT 交易需求同步攀升,但近期暴露的新型骗局、技术漏洞与合规风险需高度警惕。这类风险既利用了 TON 链的特性,也折射出新兴公链生态的共性安全短板。

交易留言骗局成为 TON 链 USDT 交易的首要陷阱。与其他公链不同,TON 链转账附言功能被诈骗分子恶意利用:骗子向目标地址发送零金额转账,附言标注 “Received +5,000 USDT” 等虚假到账信息,诱导用户误以为可通过转账 TON 兑换高额 USDT。据 Bitrace 追踪,仅地址 O-ApOg2m 在两个月内就通过该手段骗取 22,000 枚 TON(约 128 万元人民币),受害者多为被 Notcoin、Hamster Kombat 等游戏吸引的新用户,因缺乏链上交易常识轻易受骗。此类骗局精准抓住 TON 生态 “非原生加密用户占比高” 的特点,且因附言显示具有迷惑性,识别难度远超传统钓鱼链接。

Drainer 恶意软件攻击呈规模化扩散态势。TON 链非 EVM 兼容的特性,使其暂未集成成熟安全防护工具,给恶意软件可乘之机。某 Drainer 组织通过 Telegram 群组出租资产窃取工具,收取 30% 赃款分成,宣称 “不限受害地区”,自 2025 年 4 月创立以来已发展 596 名订阅者,仅 5 月就在 TON 生态获利超 20 万美元。这类工具可通过虚假空投链接、恶意小程序植入用户钱包,一旦授权即清空包括 USDT 在内的所有资产,且因 TON 链隐私属性较强,资金追踪难度远高于以太坊生态。

跨链与桥接风险进一步放大资产安全隐患。尽管 USDT 已获 TON 链原生支持,但实际交易中仍有大量用户通过第三方桥接转移资产 —— 而桥接版本 USDT 的安全性完全依赖第三方运营商,Tether 对此类资产损失不承担责任。2025 年 9 月监测显示,TON 链某第三方跨链桥因智能合约漏洞,导致 1200 万美元 USDT 被盗,涉事桥接方因无资质运营已卷款跑路,受害者维权无门。此外,黑灰产利用 TON 链与 Telegram 的联动性,通过 “USDT 跑分” 模式吸纳普通用户成为资金中转站,参与者账户不仅面临冻结风险,更可能涉嫌洗钱罪。

国内用户需额外警惕合规与诈骗双重风险。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TON 链 USDT 交易因涉及境外资产转移,更易触发监管预警。近期株洲警方破获的案件中,诈骗分子伪造 “TON 链专属交易平台”,以 “USDT 搬砖套利” 为诱饵,诱骗用户转入 7.5 万元资产后失联,此类骗局正从主流公链向 TON 等新兴链蔓延。

防范风险需严守 “三重验证” 原则:一是通过 TON 官方浏览器核查交易对手地址,避开标记为 “SCAM” 的风险账户;二是拒绝任何附言承诺的 “USDT 赠送”,牢记链上转账不可逆;三是坚决不使用第三方桥接,仅通过 Tether 认证的原生渠道操作。更重要的是,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远离 TON 链 USDT 交易,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