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进以太坊怎么加入?非法交易与诈骗陷阱的危险指南

 

“普通人进以太坊怎么加入” 的疑问,看似是对新兴技术的好奇,实则正指向虚拟货币交易的风险漩涡。所谓 “加入以太坊”,本质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持有或交易以太币(ETH),这一过程从平台选择到资产处置均布满诈骗陷阱,且全程触碰法律红线,绝非安全的投资选择。

市面上流传的 “普通人加入以太坊” 流程,实为非法操作的标准化路径。诈骗分子与非法平台通常引导用户按三步操作:第一步 “找渠道”,因国内正规应用商店无合规交易平台,需从第三方链接下载仿冒交易所 APP 或境外平台客户端,如通过社交群获取的 “以太坊官方交易平台” 链接,实则为钓鱼网站;第二步 “充值买币”,通过私下转账给 “承兑商” 兑换 USDT,再用 USDT 购买以太币,整个过程脱离银行监管,资金流向完全不可控;第三步 “存币管理”,下载所谓 “以太坊钱包” 存储资产,却不知安装包早已暗藏窃密程序。这套流程与此前 TB 钱包、tpsk 钱包的诈骗套路如出一辙,每一步都在为资产盗窃铺路。

“加入” 过程中,诈骗陷阱已形成全链条围猎。平台端,仿冒交易所如 “ETH 中国官网” 会伪造监管备案标识,用 “低手续费”“秒到账” 诱骗用户充值,待资金到账后便以 “账户异常” 冻结资产,要求缴纳 “解冻金”;交易端,不法分子利用以太坊热点发行假代币,如 2025 年出现的 75 个假 DeepSeek 代币,借热度炒作后价格清零,诈骗金额达 4.2 亿元;钱包端,钓鱼安装包可在 3 分钟内窃取助记词,2025 年就有用户因下载虚假以太坊钱包,53 万元资产被瞬间转空,资金流向与境外诈骗团伙高度吻合。即便是正规境外平台,也难逃安全危机 ——2025 年 Bybit 交易所遭黑客攻击,108 亿元以太币被盗,刷新加密资产盗窃纪录,普通用户资产毫无保障。

更致命的是,“加入以太坊” 的每一步都伴随法律追责风险。我国 2021 年十部门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以太币并非法定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实践中,普通人参与交易已面临多重法律后果:昌平法院曾审理案例,区块链工程师张某仅因非法获取 106 个以太币,便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湖北、山东等地警方多次通报,用户因交易以太币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涉案人员以非法经营罪追责。即便是协助他人转移以太币,也可能触犯帮信罪,面临刑事处罚。

认清风险需打破三个认知误区:不存在 “合法加入以太坊” 的渠道,所有交易平台与钱包均属非法;“去中心化安全” 是谎言,黑客攻击与平台跑路已成常态;“小额试水” 同样违法,资金损失与法律责任并存。若已参与交易,需立即停止操作,保存资金流水与聊天记录,向警方报案并联系银行排查账户风险。

总之,普通人所谓 “加入以太坊”,不过是踏入非法交易与诈骗陷阱的开始。认清其风险本质与法律后果,远离所有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才是守护财产与自身安全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