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清 TON 今日行情的波动幻象后,不少人被 “TON 会涨到 100 元吗” 的讨论吸引,甚至轻信 “百倍涨幅” 的宣传,实则已踏入不法分子设计的 “高价诱骗” 陷阱。需明确核心认知:以当前约 2.66 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 20 元)的价格计算,TON 币涨至 100 元需实现 5 倍以上涨幅,这一预期既无生态价值支撑,又面临代币解锁与监管高压的双重打击,所谓 “涨价预言” 本质是诱骗入金的诈骗话术,与此前 OM 币 “抄底机会” 的套路一脉相承,需从预期本质、炒作套路与合规风险三方面彻底拆解。
“TON 会涨到 100 元” 的高价预期,是嫁接生态热度的虚假叙事,毫无现实依据。尽管 TON 生态宣称用户数超 1300 万、TVL 增长超 14 万倍,但这些数据无法转化为代币价值:其一,生态核心的 Notcoin 等游戏用户多为 “零成本薅羊毛” 群体,并未形成真实代币消费需求;其二,Believers Fund 即将于 2025 年 11 月启动三年解锁期,每月释放 3700 万枚 TON,24 亿枚锁定代币的流通压力将持续压制价格,这种供需失衡下的高价预期与 “空中楼阁” 无异。更关键的是,诈骗团伙刻意放大生态利好,却隐瞒流通量造假的历史 ——2024 年曾因数据造假导致市值蒸发 60 亿美元,暴露其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脱节,所谓 “100 元目标” 仅是重复 “画饼诈骗” 的老套路。
高价预言背后,是与 “行情诱骗” 高度重合的收割链条。第一步,诈骗团伙在社交群组推送 “TON 涨到 100 元的十大理由”,伪造 “机构增持报告”“Telegram 整合利好”,甚至篡改生态数据宣称 “月活用户破亿”,制造 “错过即亏” 的焦虑;第二步,诱导用户添加 “分析师微信”,推荐无备案的虚假平台,以 “提前布局 100 元目标,充值送 10% 代币” 等福利促进入金,这与 OM 币 “暴跌专属福利” 的诱骗手段完全一致;第三步,待资金池达标后立即收网 —— 或在 “价格小幅上涨” 时限制提现,借口 “锁定筹码等待 100 元”,或直接关闭平台失联。正如某地警方破获的案件中,诈骗团伙以 “TON 涨至 100 元” 为噱头,三个月内骗取资金超 2000 万元。
对国内用户而言,讨论 “TON 会涨到 100 元” 并参与交易已触碰法律红线,风险远大于虚假收益。2025 年最高法院最新司法解释已明确将虚拟货币交易纳入非法集资打击范围,TON 币无论生态如何包装,在境内均属 “非法标的物”。实践中,用户若被高价预期诱惑通过境外平台购买,不仅面临资产冻结风险(如盘古社区代币因非法交易被全面下架),还可能因跨境转账触犯外汇管制法规;更危险的是,诈骗平台常捆绑恶意软件,在用户查看 “涨价分析” 时窃取银行卡信息,形成 “投资亏损 + 信息泄露” 的双重危害,与 UXUY 骗局的风险特征完全一致。
需警惕 “生态繁荣 = 价格暴涨” 的认知陷阱。诈骗团伙刻意放大 TON 与 Telegram 的整合优势,却隐瞒虚拟货币 “资金操控定价” 的本质,这与此前 ONDO 币 “RWA 赛道红利 = 代币潜力” 的误导逻辑相同。正如监管部门指出,生态用户数不等于代币购买力,机构质押托底仅是短期维稳手段,无法支撑长期高价。真实市场的解锁压力与虚假宣传的高价预期形成鲜明对比,所谓 “100 元目标” 终会随骗局败露彻底破灭。
综上,TON 币涨至 100 元的预期毫无依据,所有相关宣传均属骗局。对国内用户而言,参与交易既涉嫌违法,又必然面临资金损失。认清 “高价预言 = 诈骗信号” 的本质,坚决远离虚拟货币炒作,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唯一选择。